总计 138 次浏览

常见的 CSS 选择器插图

1. 标签选择器(元素选择器):通过标签名来选择元素,如 p{ } 选择所有 <p> 标签,可对同一类型的所有标签设置样式。

2. 类选择器:以点(.)开头,后跟类名,如 .classname{ } ,用于为多个不同标签但具有相同样式需求的元素设置样式,可应用于多个不同标签。

3. ID 选择器:以井号(#)开头,后跟唯一的 ID 名,如 #idname{ } ,每个页面中 ID 必须唯一,常用于选择特定的、具有唯一标识的元素。

4. 全局选择器:用星号(*)表示,如 *{ } ,选择页面上的所有元素,常用来设置一些通用的样式规则。

5. 复合选择器:由多个简单选择器组合而成,可以更精确地选择元素。常见的复合选择器有:
交集选择器:由两个选择器直接连接而成,选择同时满足这两个选择器条件的元素,如 p.classname{ } 选择具有 classname 类的 <p> 标签元素。
并集选择器(群组选择器):多个选择器用逗号分隔,对多个不同的选择器应用相同的样式,如 h1, h2, p{ } 同时为 <h1> 、 <h2> 和 <p> 标签设置样式。

6. 属性选择器:根据元素的属性来选择元素,如 a[href]{ } 选择所有具有 href 属性的 <a> 标签; input[type=”text”]{ } 选择所有 type 属性为 text 的 <input> 标签。

7. 伪类选择器:用于选择处于特定状态或位置的元素,常见的伪类有:
链接伪类:如 a:link (未访问的链接)、 a:visited (已访问的链接)。
用户行为伪类:如 a:hover (鼠标悬停在链接上)、 a:active (链接被点击的瞬间)。
表单元素伪类:如 input:focus (获得焦点的输入框)。
结构性伪类:如 :first-child (选择父元素的第一个子元素)、 :last-child (选择父元素的最后一个子元素)、 :nth-child(n) (选择父元素的第 n 个子元素)等。

8. 伪元素选择器:用于选择元素的特定部分,如 ::before (在元素内容之前插入内容)、 ::after (在元素内容之后插入内容)、 ::first-letter (选择元素的第一个字母)、 ::first-line (选择元素的第一行)。

9. 后代选择器:以空格分隔两个或多个选择器,选择作为后代的元素,如 div p{ } 选择 <div> 标签内部的所有 <p> 标签元素。

10. 子代选择器(子选择器):使用大于号(>)连接,选择直接子元素,如 ul > li{ } 选择 <ul> 标签下的直接 <li> 子元素,不包括 <ul> 标签的孙子元素等。

11. 相邻兄弟选择器:使用加号(+)连接,选择紧跟在指定元素后面的相邻兄弟元素,如 h1 + p{ } 选择紧跟在 <h1> 元素后面的 <p> 元素。

12. 通用兄弟选择器:使用波浪号(~)连接,选择指定元素后面的所有兄弟元素,如 p ~ span{ } 选择 <p> 元素后面的所有 <span> 兄弟元素。

By 站长

发表回复

普人特福的博客cnzz&51la for wordpress,cnzz for wordpress,51la for wordpress